布拉格的春天 降臨在溫塞拉斯廣場 | |||||||||
![]() | |||||||||
‧April 2008/01/23 | |||||||||
![]() | |||||||||
![]() | |||||||||
![]() | |||||||||
【文、攝影/April】
1948年蘇聯控制布拉格,捷克開始實行共產主義,捷克人在隱忍了二十年共黨所帶來的文化摧毀與自由喪失之後,終於在1968年進行反撲,當時的共黨執政者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為因應排山倒海而來的改革聲浪不得不進行政治改革,還給布拉格民主與自由,史稱此為「布拉格之春」,但這短暫的春天最終仍在蘇聯坦克武器的血腥鎮壓中黯然消逝了,三個月後,蘇聯軍隊在一夜之間佔領了布拉格。隔年,1969年一位年輕的學生選擇在『聖溫塞拉斯』的雕像前自焚,對欺凌祖國的蘇聯表達強烈抗議,澎湃的愛國熱血感染了整個布拉格。
1989年捷克人民在這裡透過和平的遊行,向政府訴求對民主自由的渴望,終於推翻共黨政權,文學家哈維爾當選了第一任的總統。這次的寧靜革命有個溫柔而堅定的名字--「絲絨革命」。從此,溫塞拉斯廣場與廣場上的『聖溫塞拉斯』雕像成為捷克人心中最痛也是最美的圖像。
如今,他所守護的這個布拉格早已揮別昔日被踐踏蹂躪的悲情,溫塞拉斯廣場兩旁盡是漂亮的餐廳、飯店、咖啡館、書店和精品店,廣場上的爭戰變成店家的折扣戰,人們聚集在露天咖啡座享受陽光,春天為廣場添上粉嫩輕盈的顏色,『聖溫塞拉斯』的馬飛不出這片美麗的天空,因為守護得來不易的布拉格的春天是他的使命,但其實他們都知道,這一次,春天真的來臨了。
絲絨革命之後所帶來的輕盈讓捷克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為旅人們急於尋訪的童話王國,但這樣的輕盈是否就是米蘭昆德拉所說的比鴻毛還輕的那種無足輕重?像我這種從遠方飛來的過客似乎還無法去分辨。
廣場兩旁有許多精緻的飯店、咖啡館和各式商店,人們在露天咖啡座上叼著菸曬太陽,或是向頗有規模的連鎖路邊攤買一個漢堡邊走邊吃,隨興瀏覽商店櫥窗,整個廣場瀰漫著流暢的歡樂氣氛,過去那些關於怒吼與爭奪,熱血與冷血的故事彷彿不曾發生過,一切了無痕跡,難怪米蘭昆德拉要憂心布拉格在過於輕盈的氛圍裡忘了沉痛的歷史。
寬敞的人行道很適合逛街,許多小店都有著吸引人的各式有趣飾品,但由於歐元和克朗接連的漲勢,讓我們對捷克越來越高的消費有些吃不消,所以遇到喜歡的商品大多看到價格後便乖乖的把它放回架上,不過,逛著逛著,我們走進了C&A,這家大型服飾連鎖店有點類似台灣的NET或Giordano之類的服飾品牌,在布拉格的地鐵站和街道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廣告看板,它的價格實惠,款式簡單好看,一件領口有蝴蝶結和澎澎袖的白襯衫只要350克朗,台幣700元有找,是布拉格難得的便宜好貨,我們終於可以展開殺戒了。這家C&A賣場空間很大,男女裝、鞋子、包包、皮件飾品應有盡有,是想要在這裡小小採購,又不想花大錢的好選擇。
C&A斜對面有一家Marks&Spencer,還沒有機會逛台北東區的新開店,沒想到第一次逛竟是在布拉格,這家來自英國的百貨商場佈置簡約、色彩鮮豔,從男女裝到鍋碗瓢盆到糖果零食都賣,尤其是零食的部份,包裝都十分可愛有趣,每一樣看起來似乎都很好吃,於是我們買了一些洋芋片和糖果,當做晚上在旅館的宵夜。
買了幾瓶標示「溫柔的水」的中度氣泡礦泉水(氣泡有弱中強三種等級)和啤酒,搭上往旅館方向的地鐵,坐在我旁邊的捷克女子和我一樣抱著TESCO的大塑膠袋,啤酒和麵包從塑膠袋裡探出頭來。搖搖晃晃的車廂裡,發現自己和當地人搭同樣的地鐵、提著同樣的塑膠袋,我們滿足地相視而笑了,雖然荷包沒有大失血,在新城的這一天,我們的行囊收穫滿滿。
★april's post-it:http://blog.udn.com/meiyu415 |
越南藝術巡禮》柯林頓與胡志明市美術館 | |||||||||
![]() | |||||||||
‧vie912 2008/01/25 | |||||||||
![]() | |||||||||
![]() | |||||||||
![]() | |||||||||
【文/vie912】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篇談論越南藝術的文章(據說名作家吳淡如也熱衷越南當代油畫作品),其中一段寫到:1992年一位越南收藏家將裴春派(Bui Xuan Phai,1920-1988)的作品以2千美金賣給了外國人,然後他再將這2千美金買了裴春派其他20幅作品,到了1996年,他把其中一幅以3.6萬美金的高價賣給了一位南韓人,短短四年就增值了360倍……(據說梁朝偉也喜歡裴春派的畫,曾用5千美金購得他的作品)。雖說藝術投資的報酬率只有0.55﹪,能獲利的畢竟是少數,但我突然想到:之前有人送給我們一幅越南畫作,它既有油畫的紋理又有貝殼與蛋殼的拼貼,表面還上了一層膠狀物,搞不好出自名家之手?有很大的增值空間?越想心越癢,我決定要好好探索它的身世。
胡志明市美術館建於20世紀初的法屬時期,原本是一棟商業建築,屬於一名越南華僑所有。這棟三層樓的建築,由越南與法國建築師共同設計,格局左右對稱,融合了越南傳統與法國風格,因此外觀非常大器穩重。1975年越南解放後這裡收歸國有,1987年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決議設立美術館,1991年正式對外開放,目前屬於越南一級國家博物館。
胡志明市美術館以胡志明市當地以及南越地區的藝術品作為典藏、保存、修繕與展出的重點:一樓以本國或外國藝術家的短期特展為主,一樓天井後方有幾間小型藝廊,專門販售越南新生代畫家的作品,值得玩味,而後門的露天茶座則是當地老人交換集郵的場所;二樓的常設展以近50年來的越南當代藝術為主,其中使用天然樹漆、鑲嵌金箔與蛋殼的磨漆畫(越文 Son Mai,英文 Lacquer Painting)堪稱越南國寶絕不能錯過,同時也展示一些越戰時期藝術家的素描、繪畫、雕塑及畫具等;三樓則擺放17~20世紀的越南古物、家具,還有9世紀以來俄厄Oc Eo、扶南Funan、占婆Champa等具有印度與佛教風格的陶器、銅器等工藝品。
由於美術館的內部都以小房間為主,缺乏開放式空間,我忍不住替某些大型畫作抱屈,如果它們能放到更開闊明亮的地方應該會有更好的視覺效果;其次,館方沒有提供導覽或詳細的文字資料甚為可惜;再者,雖然每個房間都配有電風扇,但仍趕不走悶熱的空氣,這對藝術品的保存真是一大考驗。整體來說,雖然胡志明市美術館館藏不多,而且帶有為政治服務的氛圍,但我仍然覺得它很值得一遊,或許因為它沒那麼殿堂所以顯得可親,我幾乎是以一種逡巡在自家宅邸般的心情邊走邊看。
|
首選紀念品、國寶磨漆畫 | |||||||||
![]() | |||||||||
‧vie912 2008/01/30 | |||||||||
![]() | |||||||||
![]() | |||||||||
![]() | |||||||||
【文/vie912】
漆與「天下第一室」
漆是一種具有保護性質、持久耐用的天然塗料,將經過處理的漆汁塗在器物上,器物就不易損壞,而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國家(早在七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就使用漆器),過去普遍用在食器、武器、樂器、傢俬、棺木以及廟宇佛寺等建築。自宋朝以後瓷器興起,中國的漆器逐漸式微,反而是鄰國的日本傳承了對漆器的熱愛與堅持,直到現在大家提到漆器恐怕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至於越南,自古以來漢化頗深,又擁有六大原生種的漆樹(每一種都可用於漆器),因此越南發展漆器的歷史也非常悠久。
在胡志明市著名的觀光景點獨立宮的二樓,有一間號稱「天下第一室」的房間,裡面有巨幅的漆畫,搭配整套的漆桌、漆椅、漆燈、漆飾等,氣派非凡,原來半世紀前這裡是南越總統府的國書遞交室,專門接待各國使節的地方。越南漆藝之精湛與講究,從「天下第一室」的「漆」彩奪目便可看出端倪。
從漆畫到磨漆畫
胡志明市美術館館長阮金詩先生曾說:「越南由於氣候潮濕,古代的繪畫大都損壞了,而用天然生漆製作的桌、椅、佛像等卻能完好地保留下來,這啟發了畫家們把漆藝技術和繪畫藝術相結合,創造了磨漆畫。」越南磨漆畫具有厚重、耐看又持久的特質,它呈現的是各種原色美:漆的黑、朱的紅、金的黃、銀的灰,以及蛋殼的白,同時也蘊含了東方美學那種含蓄神秘的氛圍。
越南磨漆畫能發展的這麼成功,主要歸功於當年在印度支那美術高等學校(Ecole Superieure des Beaux-Arts de I'Indochine)任教的法國人:Joseph Inguimberty (1896-1971)。話說1930年代的某一天,Inguimberty偕同一位越南人去參觀河內的文廟,他對於廟中那些年代久遠的漆藝古物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層層的漆色在時間的淬煉下閃耀著一種鱗片的光芒,於是Inguimberty把這種古老的安南漆藝(Annamite Lacquer)與印度支那美術學校的西畫課程相結合,開啟了越南漆藝入畫的新階段。在他的提倡之下,出現了阮嘉智(Nguyen Gia Tri,1908-1993)、陳文瑾(Tran Van Can,1910-1994)等第一代磨漆畫家。
此後越南歷經九年的抗法戰爭(1945-1954),民族意識高漲,磨漆畫順勢成為越南人追求獨立自由的表徵。1954年法國勢力退出越南,依照日內瓦公約越南被分成南北越,1957年後,磨漆畫漸漸成為北越畫壇的主流。1958年莫斯科社會主義國家美術展覽會將北越的磨漆畫帶入了國際畫壇,1962年中國總理周恩來曾指示派遣中國留學生到越南學習磨漆畫的技術。磨漆畫發源於北越,而20世紀50~60年代是越南磨漆畫的黃金時期,如今大部分的作品都被珍藏在河內美術館裏,成為鎮館之寶。
繁瑣的創作與簡單的保養
遵循傳統古法製作的磨漆畫據說可以保存好幾個世紀不會變質或毀損,而且放置的時間越久顏色越美,因此磨漆畫可說是東西方繪畫裡最能象徵永恆意義的畫種。平日磨漆畫的保養非常簡單,不要放在太陽直射處,如果有灰塵就用軟濕布擦拭即可,閒來無事時還可用我們的雙手去磨亮它,據說越磨越亮,像養壺一樣。
現代磨漆畫的變與不變
早期越南磨漆畫是伴隨西方美術教育而發展起來的,因此造就了一批左手畫油畫、右手畫磨漆畫的兩棲畫家。越南自1986年改革開放以來,許多中、新生代的畫家不但延續了前輩這種雙主修的精神,同時也在更自由開放的文藝思潮中,創作出許多具有抽象意境以及精神靈召風格的作品。Do Xuan Doan(1937-)是阮嘉智的嫡傳弟子,從13歲就開始跟阮嘉智學畫,至今創作不墜;Le Hoang Nguyen(1965-)在31歲時就以磨漆畫拿下1997年 Philip Morris ASEAN Art Awards;而Nguyen Quoc Huy(1971-)則衷心企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能把越南磨漆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底,越南舉辦亞太經合會議(APEC),當時在河內舉辦了一系列的磨漆畫展,希望透過國際性會議,能將磨漆畫這塊代表越南精神的藝術瑰寶介紹給更多的外國人。
磨漆畫顧名思義就是要磨,但很多現代磨漆畫是不磨的,畫家們故意裸露凹凸的紋理,因此看起來很像油畫。而磨漆畫的材質因時代變遷也產生很大的不同,有的畫家為了縮短製作周期,使用腰果漆作胎,但表層依然使用天然生漆;有的嘗試使用各種石材、銅、鋅、不鏽鋼等材質,希望以更大的規格和更強的耐受力突破以往的種種限制。過去因為天然生漆對顏料摻入的要求很挑剔,傳統畫家只能使用不與會與漆酸起化學作用的貴重金屬如金、銀、汞等,而現在拜科技與化學所賜,能夠入漆的顏料已經越來越多。
最後提醒你,天然生漆其實是一種有毒物質,會造成皮膚過敏甚至致癌,因此當你在欣賞或擁有磨漆藝品時,不要忘記感念背後那群用生命創作的畫家與藝術家。
購買磨漆畫及相關藝品地點:
1.Blue Space Contemporary Art Center、Lac Hong Art Gallery、Spring Gallery、Lacquer & Oil Entrance Gallery:均位於胡志明市美術館的中庭或後院,專門販售當代越南畫家的油畫與磨漆畫作品。地址:97A Pho Duc Chinh, Distrct 1, HCMC
2.NGA Art and Craft:標榜店內所有藝品都上了18層漆,非常堅固耐用。從家飾、花瓶、檯燈、壁飾、漆畫、西洋棋盤應有盡有,玫瑰木製成的高級藝品也很受歡迎。連續四年榮獲旅遊評鑑最佳藝品公司,同時也是胡志明市觀光局的特約商店。地址:61 Le Thanh Ton, Distrct 1, HCMC
3.Nhu Y:專營佛教圖像、越南風情,以及仿製西洋名畫的漆畫工藝品。地址:257 De Tham, Distrct 1, HCMC
對了,差點忘記交代我家那幅畫後來的發展。幾經波折後,我終於在NGA Art and Craft看到它的蹤影,店員告訴我它的售價是160美金,屬於裝飾性漆畫的一種,它的身世與身價至此終於真相大白。雖然它不是磨漆畫,而我的藝術投資大夢也幻滅,但我卻因此認識了越南美術館、近代美術史與國寶磨漆畫,也算是入寶山沒有空手而回了。
相關文章:越南藝術巡禮上》柯林頓與胡志明市美術館
vie912的個人網誌:南向跫音 D.V.W.~ |